[1] |
李永峰, 王克华, 曲亮, 窦套存, 马猛, 沈曼曼, 郭军, 胡玉萍, 王星果. 蛋鸡早期生长性状、40周龄体尺性状和72周龄屠宰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6, 34(03): 359-364. |
[2] |
Nguyen Ba Trieu, 陈宇, 林小琴, 丁国昌, Pham Van Huong, 林思祖. 不同种源越南杉木幼龄期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6, 34(01): 34-38,47. |
[3] |
高超, 袁韫聪, 赵小玲, 朱庆, 张露, 王珍, 刘益平, 王彦, 尹华东, 叶林. 蛋肉兼用系HS2黄胫和青胫群体生产性能比较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4, 32(04): 442-445. |
[4] |
谢必武, 张甲, 张凤龙, 晏承兴. 杂交水稻川农优528制种机插母本异交习性及其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3, 31(03): 239-244,263. |
[5] |
彭星, 韦荣学, 赵小玲, 朱庆, 张姚, 叶林, 王彦. 二郎山山地鸡肉用系SD02、SD03品系第一、二世代产蛋性能选育效果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3, 31(02): 208-210,232. |
[6] |
黄钦柯, 冯泽清, 张龙, 张姚, 叶林, 赵小玲, 刘益平. 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选育效果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3, 31(01): 75-78. |
[7] |
袁璟亚, 康厚扬, 王益, 钟美玉, 周永红. 普通小麦-华山新麦草人工合成双二倍体AFLP标记多态性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2, 30(03): 267-271. |
[8] |
徐黎黎, 钟美玉, 李伟, 魏育明. 阿拉拉特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1, 29(01): 6-9,15. |
[9] |
徐黎黎, 钟美玉, 李伟, 魏育明. 提莫菲维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0, 28(04): 411-414. |
[10] |
柴廷友, 周鹏飞, 刘敏, 梁恒, 刘奇华, 李天. 引进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相关及聚类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8, 26(03): 226-231. |
[11] |
王晓蓉, 李伟, 郑有良. 栽培二粒小麦(Triticum dicoccum Schrank)主要农艺性状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7, 25(03): 239-243,248. |
[12] |
张奎, 雷彻虹, 谭中月. 攀枝花印楝引种试验初报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7, 25(03): 282-287,293. |
[13] |
陈华萍, 魏育明, 郑有良.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6, 24(03): 239-246. |
[14] |
佘跃辉, 荣廷昭, 粟生群, 张军. 四川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的平均表现及相关性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6, 24(03): 276-280. |
[15] |
张小英, 李伟, 庄萍萍, 魏育明, 郑有良. 密穗小麦(Triticum compactum)农艺性状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5, 23(04): 398-401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