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潘声旺, 雷志华, 何茂萍, 吴云霄. 苇状羊茅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氯农药降解的影响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6, 34(04): 471-477. |
[2] |
苏顺宗, 吴玲, 张晓霞, 刘丹, 高世斌, 张素芝. 以玉米自交系18-599为受体的转基因再生体系优化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3, 31(02): 122-126. |
[3] |
陈礼清, 张丹桔, 张健. 巨桉人工林不同林龄阶段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1, 29(04): 472-476. |
[4] |
张晓美, 朴春根, 李姝江, 朱天辉, 张晓娟, 林乐民. 鄂尔多斯南部不同沙地土壤养分含量、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1, 29(03): 365-373. |
[5] |
刘正兰, 刘军. 雄黄兰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8, 26(01): 45-47. |
[6] |
殷国兰, 李梅, 吴宗兴, 杜文东, 林宏贵, 黄泉, 代英. 岷江干旱河谷辐射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7, 25(04): 410-414. |
[7] |
张晓美, 朱天辉, 汪来发, 朴春根, 刘朝霞. 鄂尔多斯沙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7, 25(03): 306-310. |
[8] |
刘帆, 汤福义, 田孟良, 乔晓, 官宇. 水蔓菁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7, 25(02): 117-120. |
[9] |
刘帆, 倪苏, 田孟良. 令箭荷花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6, 24(03): 344-347. |
[10] |
冯健, 张健, 梁剑. 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初步研究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5, 23(03): 300-304. |
[11] |
杨玉霞, 吴卫, 郑有良. 红花研究进展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4, 22(04): 365-369. |
[12] |
安洁, 刘军. 石灰花楸的快繁技术研究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4, 22(03): 222-224. |
[13] |
李娅莉, 张健, 潘远智.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现象与解决措施进展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4, 22(03): 278-282. |
[14] |
吉前华, 任正隆. 黑麦染色体1R对小麦幼穗培养中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4, 22(02): 99-102. |
[15] |
吉前华, 任正隆. 小麦品系绵阳97-392的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遗传变异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4, 22(02): 103-106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