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萍, 张雁霞, 刘玉皎. PEG胁迫下西北不同蚕豆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5, 33(03): 251-257,264. |
[2] |
崔嘉楠, 陈玥希, 孙辉. 增温和增氮对红杉(Larix potaninii)新鲜凋落物矿质元素释放的影响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5, 33(02): 133-138,173. |
[3] |
叶丽敏, 周沿海, 邱荣祖, 胡喜生. 区域道路建设对两侧景观生态的影响——以福建省将乐县为例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5, 33(02): 159-165. |
[4] |
王晓娟, 周兰英. 干旱胁迫对红花檵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5, 33(01): 22-27,32. |
[5] |
马琳, 高成德, 张玉波, 王沫竹, 李俊清. 长白山地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4, 32(02): 177-184. |
[6] |
刘帅, 陈玥希, 孙辉. 不同覆盖处理下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季节动态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4, 32(01): 11-17. |
[7] |
侯仰帅, 姜媛媛, 晏明, 余静, 张利. 柏木木屑中精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抗氧化活性研究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3, 31(03): 314-318. |
[8] |
万丽, 刘昀东, 丁国栋, 高广磊, 梁文俊, 安云, 贺宇. 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3, 31(01): 27-31. |
[9] |
王琴, 范曾丽, 孙辉, 武艳镯. 低温季节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动态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2, 30(01): 18-23. |
[10] |
林巧香 何东进.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0, 28(03): 291-295. |
[11] |
林巧香, 何东进, 洪伟, 覃德华, 刘进山, 蔡昌棠, 黎录松, 李霖.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变化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10, 28(03): 291-295,301. |
[12] |
冉华, 刘泉波. 季节性冻融对岷江冷杉和白桦凋落物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的影响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9, 27(04): 450-454. |
[13] |
黄绍虎, 邓月平. 南充市森林资源评价与发展对策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8, 26(01): 121-124. |
[14] |
罗龙海, 胡庭兴, 王学能, 何奕忻. 基于GIS的沐川林场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6, 24(04): 459-464. |
[15] |
白翠霞, 耿玉清, 梁伟. 八达岭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土壤脲酶活性研究[J].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, 2005, 23(04): 424-427,481. |